經常呼喝小朋友唔容易另大腦受損!4種教導小朋友的方法
被吼叫的孩子,大腦“受損”嚴重:背後原因
每次吼完孩子,我都會這樣後悔不已地責怪自己。
說了一次又一次,孩子依然各種鬧騰,一開始我還能壓著脾氣,好好說話。 結果孩子壓根不吃你這一套,各種給我添堵鬧事。
終於,我又一次提高音量,用最不情願的吼叫停止了這一切,孩子被嚇下住了,臉上滿滿的委屈,最終雙方淪落到一個不歡而散的結局。
其實,脫口而出的話,往往最傷人。
因為吼叫的成本極低,用不上絲毫的育儿知識,也沒有金錢上的消費,僅需要把一天積攢下來的生活怨氣,對著孩子作為發洩的出口就可以。
日積月累,不僅僅是親子問題,已經上升到影響孩子整個人生。
(一)吼叫是一劑慢性毒藥會讓孩子性格變得極端美國社會學家莫里,斯特勞斯的一項研究表明:凡是親子之間相處有問題的,90%的父母都曾經吼過孩子。 這種吼叫式教育體制出來的孩子,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呢? 可以分為以下幾點:
1️⃣自卑敏感
父母作為孩子的信賴者,最親近的人,長期吼叫會否定孩子的行為思想。
2️⃣以暴制暴,以牙還牙
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,父母怎麼做,孩子也會有樣學樣
長期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,心理會扭曲叛逆,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用吼叫,暴力等手段來處理,變得暴戻蠻橫。
3️⃣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大腦容易變笨
(二)4個方法,和孩子“柔軟”溝通
1️⃣避免矛盾升級家長們對於吼叫孩子,無非就是兩個方面引起的:一是內部因素,就是工作 繁瑣,生活怨氣。
一個是外部因素,孩子上躥下跳,不按時吃飯睡覺。
2️⃣用選擇法來引導
人一旦面對兩種選擇題時,會擇優選擇,很難跳出框架,自己聯想出原來還有第三種,第四種,第五種選擇。
所以在孩子鬧騰的時候,給出兩種選擇來引導孩子,也是一種辦法。
例如:
孩子拖延作業,可以說:“先做完作業,剩下時間想怎麼玩都行,又或者看半小時電視,剩下時間只能用來學習。
孩子抱怨家務太多,可以 說:“那你去洗碗,媽媽去拖地,又或者你去洗衣服,媽媽去洗碗。
”孩子不按時睡覺,可以說:“你不睡覺的話,今天就沒有得聽睡前故事了,只能明天再講故事的續集了。
將問題拋給孩子,這也鍛煉出孩子的決斷能力,用二選一的選擇法,也更好地引導孩子的選擇,有效降低孩子的各種鬧騰。
3️⃣沒忍住吼叫了,記得 道歉我們家長也有情緒的時候,但是帶著情緒去教育,都是失敗的教育。
最極致的教育,就是既不懲罰也不嬌縱孩子,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,把價值觀,社會技能,生活技能教給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