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種方法訓練小朋友的說話能力!讓小朋友更有自信

advertisements

孩子不敢在公共場合說話? 家長可以這麼做??

1️⃣轉移緊張情緒

當孩子沉默不語是,不要過分注意甚至採用強迫的手段讓孩子開口。

平時的的媽媽們每次都推著孩子強迫他說話,引來很多人圍觀反而會讓孩子的緊張情緒加重甚至產生逆反心理。

我們可以採取情緒轉移的方法,比如安撫他說:“沒關係的,你這次只是有點緊張,相信下次你一定可以勇敢去和**交流你想要的東西!”

2️⃣情景模擬

家長們可以在家給孩子做角色扮演的遊戲,模擬到了公共場合,買東西和服務員如何對話;如果遇到困難想找保安幫忙怎麼做;

在遊樂場找不父母了怎樣和工作人員交流等。

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法通過語言說教來習得經驗,而情景模擬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。

同樣的,孩子們常玩的遊戲其實也就是一種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遊戲,他們通過角色扮演能感受到不同角色的作用,也能根據自己的角色變化呢來切換模式,這樣的學習能讓他們 在真正遇到這些情境的時候知道該如何處理。

3️⃣激勵表達欲

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整天太活躍了很煩,希望孩子在家安安靜靜不說話,讓他們自己看電視,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更膽怯與別人語言交流。

父母平時在家要多鼓勵孩子有自己的主動表現欲,讓孩子感受到表達自我的樂趣。比如多參加一些朋友聚會,孩子在表達的時候受到讚賞,則會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現力;

平時可以組織一些同齡孩子的聚會活動,鼓勵他們和陌生的小朋友交朋友,交到朋友就 給他一個小獎品等,通過這些獎勵來激勵他與人交流。

4️⃣創建舒適的家庭環境

一個氛圍和諧的家庭是孩子能健康成長必要因素之一,很多父母在家都不太互相交流,或者經常吵架,冷戰,這種氛圍下的孩子的自信心和與人相處 的能力自然會有些匱乏。

因此家庭和睦,家庭成員之間經常交談對話,都可以培養孩子的表達力;另外,父母也要注意減少呵斥批評的語言,多支持多鼓勵。

如果孩子總是膽怯在陌生場合和別人相處,安排一些家庭小聚會,請朋友們在家一起玩,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與他們交流對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