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師:「這個」控制好怎麼吃都不會胖!竟然不是卡路里!

想要快速減肥,控制「血糖」是個相當有效的方法!減肥法有許多種,但營養師、糖尿病醫師以及歐、美、日糖尿病協會一致推崇的速效減肥法,是「史上最簡單的123飲食法」。這個方法不需要控制飲食,也不需要算GI值,而且餐餐還能吃得飽。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利用「正確用餐順序」,讓飯後血糖不會急遽上升,進而抑制脂肪累積。
「正確用餐順序」
是一種能夠控制血糖、幫助節省胰島素的健康飲食方法。這個方法相當簡單,只需要改變吃東西的先後順序,不論誰都能夠輕易地實行。據說這個概念是從糖尿病治療研究當中誕生而出,對於減肥也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這種方法的用餐內容並不需要做任何變動,只需要採取先吃蔬菜、後吃蛋白質主菜、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(米飯)的順序來進食。相較於先吃澱粉類的白飯,採用這種順序用餐時,飯後血糖值上升的幅度會比較緩慢,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得到控制。這種激素會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為脂肪,進而導致肥胖。
因此,若是能夠適當採用「正確用餐順序」,就能夠節省胰島素的分泌,不僅能夠消除肥胖臃腫,還能夠讓身體變得更加年輕、健康。無論你是誰,在不變更飲食內容的情況下,只要改變餐點的先後順序,就能夠享受健康的瘦身效果。
面對同樣的食物,改變吃的先後順序也會影響血糖值!
胰島素是協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重要激素。如果先吃米飯,血糖值就會急速上升,進而增加體脂肪。因此容易發胖,且血液也會變得黏稠不堪,更容易罹患糖尿病等生活習慣病。
相反地,如果先吃蔬菜,血糖值就會上升得比較和緩。葡萄糖也會被作為能量使用,因此減少體脂肪的累積,讓身材變得更苗條,也不容易發胖。此外,身體也會因此變得更年輕。
因此,改變吃的先後順序也是影響血糖值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你想要控制體重,不妨從改變用餐順序開始。
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黃金規則之一:先從蔬菜開始吃!
我們建議大家奉行「先從蔬菜開始吃」的原則,這是控制血糖值的有效方法之一。以下也是一些相關法則:
首先要攝取蔬菜,這些蔬菜能夠抑制血糖值急遽上升。這些蔬菜包括菇類、海藻類等,攝取量建議為2個拳頭,或至少要吃完1個拳頭的量。
此外,我們也建議大家積極攝取大量的蔬菜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薯類(不包含蒟蒻)以及水果等食物含有較多的醣類,因此應在最後食用。
如果你想要控制血糖值,不妨從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黃金規則開始,先從蔬菜開始吃!
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黃金規則之二:再接著吃蛋白質主菜。
我們建議在先攝取蔬菜之後,再享用肉類、海鮮類、大豆類、大豆類加工製品、蛋類或是乳製品等主菜。這些蛋白質主菜可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必要營養素,例如鐵質、鋅、蛋白質等等。
另外,我們也建議大家將蛋白質料理留下一半或是三分之一,稍後用來配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黃金規則之三:最後吃飯類等碳水化合物。
最後,在享用米飯、麵包、麵食、薯類等食物之前,我們建議先攝取足夠的蔬菜和蛋白質主菜。這樣可以避免血糖值急遽上升,進而影響身體健康。
由於此時已經充分攝取了蔬菜與蛋白質主菜,因此米飯的攝取量自然會減少。但是需要提醒的是,碳水化合物當中含有糖質,這是大腦的能量來源,因此千萬不可以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。
總的來說,在用餐時,適當的用餐順序可以幫助控制血糖值,進而提升身體健康。
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黃金規則之四:細嚼慢嚥。
我們建議在用餐時不要狼吞虎嚥。當蔬菜的膳食纖維進入腸道後,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消化完成,這樣才能讓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順利進入腸道。因此,我們應該要花更多的時間細嚼慢嚥食物,讓身體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化和吸收。
另外,建議攝取蔬菜後,間隔5分鐘以上再開始攝取蛋白質料理,這樣可以讓身體更好地吸收營養。
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黃金規則之五:別太在意熱量(卡路里)。
相對於食物所含的熱量,用餐順序更加重要。只要能遵守蔬菜→蛋白質主菜→米飯的順序,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喜愛的食物。
因此,我們不需要過度在意食物所含的卡路里。不必為了一點點卡路里而斤斤計較,反而會讓用餐變得緊張和有壓力。享受食物的過程,放鬆心情,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。
總的來說,正確的用餐順序和健康的飲食習慣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,讓我們一起努力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吧!
除了正確的用餐順序之外,建立起「時間差」也相當重要。
我們提醒大家,除了遵守正確的用餐順序外,建立起「時間差」也相當重要。透過建立「時間差」,讓身體有更多時間進行消化和吸收,進而抑制血糖值的急速上升。
當我們用餐時,若能先吃蔬菜並確實咀嚼,就能建立起「時間差」,使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速度趨緩,從而達到抑制血糖值急速上升的效果。
然而,如果用餐速度過快,膳食纖維才剛抵達腸道,碳水化合物也緊接著被送到腸道,導致先進入腸道的膳食纖維無法發揮減緩葡萄糖吸收速度的效果,從而無法抑制血糖值急速上升。
因此,我們建議大家在用餐時,要放慢用餐速度,確實咀嚼食物,並建立起「時間差」,讓身體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消化和吸收,從而達到控制血糖值的目的。
用餐時確實咀嚼,就是建立時間差的不二法門。
我們強調,若要建立起「時間差」,確實咀嚼食物是不二法門。當蔬菜進入口腔時,不要急著將下一口食物送往口中,而是停下來仔細咀嚼,藉此讓膳食纖維進入腸道,等待碳水化合物進入腸道的「等待時間」,進而減緩人體吸收葡萄糖的速度。
為了獲得「正確用餐順序」的功效,我們建議大家至少要花上5分鐘的時間將第一道菜餚的蔬菜吃光,而與開始吃第三道菜餚的米飯之間,最好是間隔10分鐘以上,這樣才能建立起充足的「時間差」。
確實咀嚼也能帶來下列健康效果!
除了建立時間差外,確實咀嚼還能帶來許多健康效果。首先,它能夠刺激腦內的飽覺中樞,進而防止過度進食。同時,它也能夠幫助消化,促進腸道運作。
此外,確實咀嚼還能夠讓腦部血液循環變得更加順暢,進而期待得到預防失智症的功效。唾液中蘊含的酵素也能夠減弱致癌作用,而唾液具有殺菌作用,因此唾液的分泌能夠幫助預防口腔疾病。因此,建議大家在用餐時,除了遵守正確的用餐順序外,也要確實咀嚼食物,讓身體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。
總結來說,營養師們強調,建立正確的用餐順序以及確實咀嚼食物,不僅能夠抑制血糖急遽上升,減少脂肪累積,還能夠帶來許多健康效益,例如刺激腦內的飽覺中樞、促進消化、預防失智症、減弱致癌作用、預防口腔疾病等等。找到最適合您的方法,並且持之以恆,保持身材之餘還能保持健康。